腹直肌分離怎麼辦?5種腹直肌分離運動幫你恢復產後好身材

Kelly
By Kelly.2024-05-19

腹直肌分離是許多孕婦在產後面臨的一個常見問題,導致腹部無法恢復到產前的平坦狀態,甚至出現鬆弛和突起。這不僅影響美觀,更可能引發腰痛等健康問題。然而,透過正確的運動訓練,腹直肌分離是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的。本文將介紹 5 種專門針對腹直肌分離的運動,幫助你在產後恢復好身材,重拾自信與健康。

腹直肌分離是什麼意思?

圖片來源:景能物理治療所

腹直肌分離是指腹直肌兩側分開的現象,通常指距離超過 2.7 公分,常見於懷孕後期和產後婦女。由於子宮隨著胎兒的成長而延展,腹直肌被拉長,導致兩側的腹直肌中間的腹白線分離。懷孕期間體重增加、姿勢改變以及荷爾蒙的影響都是導致腹直肌分離的主要原因。腹直肌分離會引起腹部突出、無力,並可能伴隨下背痛、尿失禁等問題。雖然產後大多數情況會逐漸恢復,但仍需進行核心肌群的強化訓練來改善症狀。正確的運動訓練對於恢復腹直肌功能、減少下背痛非常重要。

腹直肌分離會怎樣?

圖片來源:動晰物理治療所

當腹直肌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力,外觀上看會出現肚皮鬆弛。核心肌群的脆弱會引發消化不良、便秘、漏尿、下背痛和姿勢不良等問題。此外,腹直肌分離還會讓內臟下墜,容易受壓和變形,導致身體機能提早老化。這種問題多見於懷多胎、體重過重或多次懷孕的女性。產後若沒有及時進行核心肌群的強化訓練和正確的運動修復,恢復難度會增加,進而影響女性身體健康。

3 分鐘自測腹直肌分離

根據以上影片 1:31-2:48 在家自我檢測

STEP1. 平躺於地,雙腳彎曲,腳掌平放在地板上。

STEP2. 輕輕抬起肩膀,用左手支撐頭部,低頭看向腹部。

STEP3. 右手放置腹部,沿著腹肌的中線上下移動,感覺是否能將手指插入肌肉之間的縫隙。

STEP4. 測量間隙,如果感覺到有縫隙,試著用手指來測量寬度。

一般來說,如果縫隙寬度在兩根手指以下,可以透過腹肌訓練和復健來緩解。但如果超過兩指寬,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。

孕婦一定會腹直肌分離嗎?

孕婦有 32%-68% 的機率在孕期發生腹直肌分離狀況,尤其是孕晚期和產後初期,發生的機率最大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產後七周大約只有 36%-53% 的女性仍有腹直肌分離的問題。這表明,雖然腹直肌分離在孕期和產後初期相當普遍,但多數女性會在產後逐漸恢復。

5 種修復腹直肌運動

運動一、腹式呼吸法

這種呼吸方法主要利用腹部進行呼吸,吸氣時膈肌下降,呼氣時膈肌上升。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鍛煉,可以有效地增強腹部肌肉,改善腹直肌分離的症狀。

運動二、臀橋

圖片來源:ET Fashion


雙腳和後背部著地,將臀部抬起,使臀部、大腿和胸部呈一條直線。這個動作能夠鍛煉腹直肌的力量,有助於改善腹直肌分離。

運動三、仰臥起坐

圖片來源:Heho Sports

常見的仰臥起坐運動可以鍛煉腰腹部肌肉,並同時鍛煉背部肌肉,有助於增強腹部肌肉控制力,減緩腹直肌分離的症狀。

運動四、空中捲腹交叉抬腿

圖片來源:運動星球


平躺在瑜伽墊上,雙手放耳旁,上半身捲腹,同時右肩靠近左腿膝蓋,然後左肩靠近右腿膝蓋。這個動作能夠有效地鍛煉腹部肌肉,改善腹直肌分離。

運動五、雙腿抬腿捲腹運動


平躺在瑜伽墊上,背部緊貼地面,雙腿併起來,遠離胸口再回來。這個動作可以增強腹部力量,幫助修復腹直肌分離。

來明易,守護每一個孕婦身心!

明易擁有超過 20 位受專業訓練的專業按摩師,服務對象包括奧運金牌李洋、Kobe、林書豪、王建民、朱木炎、野茂英雄、陽岱鋼、顏行書、吳岱豪、林書緯等眾多明星、專家、頂尖運動員。對人體經絡、穴位瞭若指掌,且能輕鬆針對個人問題進行客製化放鬆套餐(拉伸、刮痧、拔罐、撥筋、按摩……),更棒的是,目前在時間內進行操作完全免費、不需額外加錢!

來明易,放鬆肌肉好容易!

加入官方 Line 即可 10 秒快速預約,不需要打電話、下載其他 APP ,躺在家即可隨時預約按摩服務!

LINE 快速預約

相關文章

媽媽手是什麼?多久會好?2024最新媽媽手症狀、成因與舒緩方式

媽媽手又稱狹窄性肌腱滑膜炎,是新手媽媽們常見的不適症狀。由於手腕過度使用或用力不當,導致大拇指及手腕的肌腱和腱鞘發炎,從而引起疼痛和腫脹。本文將介紹媽媽手的症狀、成因、治療方式以及最新的舒緩方法,幫助您快速康復,重拾生活品質。